來源: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秋凡科轉等
進入21世紀以來,美國高校把建立概念驗證中心作為彌補高校院所等科研機構研發成果與市場化、產業化成果之間空白的關鍵環節,已經進行了20余年的嘗試。
國內從2018年前后開始概念驗證中心的實踐性探索。2018年10月,北京市海淀區發布中關村科學城“概念驗證支持計劃”,旨在彌補高校院所等科研機構研發成果與市場化、產業化、成果化之間的空白,助力創新主體跨越科技成果轉化“死亡之谷”。2022年6月,《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環境支持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印發,明確提出支持科技成果概念驗證平臺建設,為在京高等學校、科研機構、醫療衛生機構及企業等提供科技成果概念驗證服務。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投入首批資金近5000萬元,支持中央在京及市屬高校院所、醫療衛生機構及企業建設12家概念驗證平臺。
北京首批支持概念驗證平臺
(來源: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
干貨!七步建設一個概念驗證中心!
近日,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發布關于征集概念驗證項目的通知。
概念驗證工作專門針對科技成果市場化前的早期概念,即處于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為商業機會或社會應用價值的早期階段的想法(IDEA),運用管理咨詢、商業輔導、技術試驗、技術經理人跟蹤、基金支持、培訓教育、政策解讀等綜合性手段,進行創意、技術、產業化前景等進行綜合驗證,培育一批科技成果轉化“處子項目”。
2019年以來,科創中心搭建了中科院首個概念驗證中心,首創了三級概念驗證體系,一級驗證進行創意性驗證,二級驗證開展可行性驗證,三級驗證開展商業化驗證,累計驗證項目130余項,相關項目獲得了相關經費支持,提升了落地轉化的效率。
現面向院屬研究機構、高校、醫療衛生機構及其他單位,長期征集科技成果概念驗證項目。項目要求包括:
1. 在相關領域取得重要突破的重點科研項目/科研團隊,形成了產業應用或產業化的初步想法(IDEA);
展開全文
2. 有進一步開展技術研發或產業化需求,希望將技術成果轉化為有商業前景的產品或服務;
3. 具有一定工作基礎的項目團隊。
干貨!分7步,教你從零開始建設一個概念驗證中心!Follow→
原創秋凡秋凡科轉
近期,概念驗證很火,各地紛紛布局概念驗證中心!到底 什么是概念驗證?要怎么建設一家概念驗證中心呢?國內國外有什么建設經驗值得借鑒?干貨來了!手把手教你怎么建設一家概念驗證中心。
一、什么是概念驗證,有什么用?
什么是概念驗證(項目、研究、資金、平臺)?概念驗證這一提法源自歐美高校或公共部門的概念驗證平臺或資助計劃,旨在為早期成果配置資金、開展技術與商業化驗證,降低風險、驗證可行性,并吸引進一步的投資,以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相關阻礙。
概念驗證通過配置顧問團隊、種子資金、空間場地等資源,加快將科研人員的創意想法或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為具有潛在商業價值的技術雛形,以加速科研成果商業化進程。
什么是概念驗證中心?《深圳市概念驗證中心和中小試基地資助管理辦法》指出,概念驗證中心是依托具備基礎研究能力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醫療衛生機構和企業,聚集成果、人才、資本和市場等轉化要素,營造概念驗證生態系統,加速挖掘和釋放基礎研究成果價值的新型載體。
張九慶等人通過對美國概念驗證中心的研究,認為概念驗證中心可概括為一種設立在高等院校,多種組織、機構與高校合作運行的新組織模式,旨在促進高校科技成果商業化。它通過提供種子資金、商業顧問、創業教育等對概念驗證活動進行個性化的支持,主要幫助彌合高校科研成果與可市場化成果之間的鴻溝,促使高校科研人員成功踏出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初一步”。
二、國外的概念驗證中心怎么建設?
進入21世紀以來,美國高校把建立概念驗證中心作為彌補高校院所等科研機構研發成果與市場化、產業化成果之間空白的關鍵環節,已經進行了20余年的嘗試。
(來源:《美國概念驗證中心促進成果轉化的實踐及其啟示》作者:張九慶等)
馮·李比希創業中心運作方式
(來源:《2019上海科技成果轉化白皮書》)
三、國內概念驗證中心的建設探索與實踐
國內從2018年前后開始概念驗證中心的實踐性探索。據不完全統計,截止至目前已有 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合肥、天津、成都、蘇州、日照、武漢、石家莊和西安等地在圍繞概念驗證平臺建設、概念驗證項目支持、概念驗證資金設立等方面展開布局。 其中,杭州提出要打造全國首個成果概念驗證之都,武漢提出要打造支撐中部、輻射全國的概念驗證高地。
1.北京概念驗證平臺探索
2018年10月,北京市海淀區發布中關村科學城“概念驗證支持計劃”,旨在彌補高校院所等科研機構研發成果與市場化、產業化、成果化之間的空白,助力創新主體跨越科技成果轉化“死亡之谷”。 2022年6月,《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環境支持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印發,明確提出支持科技成果概念驗證平臺建設,為在京高等學校、科研機構、醫療衛生機構及企業等提供科技成果概念驗證服務。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投入首批資金近5000萬元,支持中央在京及市屬高校院所、醫療衛生機構及企業建設12家概念驗證平臺。
北京首批支持概念驗證平臺
(來源: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
2.杭州概念驗證平臺探索
2022年11月,杭州首批15家概念驗證中心授牌,包括杭州市國科新型儲能材料概念驗證中心、杭州市啟真創新智能制造概念驗證中心、杭州市北航智能無人系統概念驗證中心、杭州市北大信研院視覺智能概念驗證中心、杭州市浙大計創院大數據智能概念驗證中心、杭州市浙大科創集成電路概念驗證中心、杭州市之科控股先進制造工藝與裝備概念驗證中心、杭州市浙大高研院機電系統概念驗證中心、杭州市光機所光電功能材料概念驗證中心、杭州市華明超細粉末及復合材料概念驗證中心等,覆蓋智能物聯、高端裝備、新材料等領域。
3.國內部分高校院所概念驗證探索
國內高校院所在相關部門推動下,也在積極開展相關概念驗證工作。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上海師范大學、浙江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等國內高校科研機構成立了概念驗證中心,為我國推動科技成果走向市場作了積極探索。
2018年4月,西安交通大學依托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成立全國高校首個“概念驗證中心”,并成立專注于生物及環保、新材料等方向的微種子概念驗證基金。
2018年4月,西安交通大學依托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成立全國高校首個“概念驗證中心”,并成立專注于生物及環保、新材料等方向的微種子概念驗證基金。
2018年底,上海師范大學全球創新資本研究院設立高校概念驗證示范中心,進行高校概念驗證中心建設的體制與機制探索,并引進上海交大等重點高校和中原油田等科技成果轉化實踐專家,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科學領域,為高校科研人員提供成果轉化的相關咨詢和中介等服務。
2019年10月,“中關村科學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概念驗證中心”掛牌成立,為推動實驗室成果走出實驗室實現轉化應用,在技術熟化階段,提供概念驗證支持。通過概念驗證對原始創新成果進行資源條件匹配、高價值專利培育、應用研究預判、市場定位和商業謀劃等全過程創新輔導,助力科研團隊跨越科技成果轉化“死亡之谷”,彌補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鏈條最前端驗證階段的缺失。
2020年,在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和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的指導下, “CAS 概念驗證中心”成立, 旨在加強原始創新,促進基礎研究項目向市場化成熟項目發展,聚焦科技成果轉化的細分階段,支持和培育一批中國科學院院內早期項目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
2020年11月 ,清華工研院概念驗證中心 啟動建設。 概念驗證中心由清華工研院牽頭,聯合清華大學技術轉移研究院共同承擔,清華大學技術轉移研究院負責概念驗證項目科研團隊的遴選,專利等科技成果的管理,以及科技成果轉移的校內審批流程。
2022年6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與海淀區共建的中關村科學城-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臨床醫學概念驗證中心揭牌。臨床醫學概念驗證中心是國內首個基于醫院建設的概念驗證中心,將進一步完善醫學科技創新鏈條,加速從想法到樣品的路徑,實現“0→1”的突破,促進更多優質的基于臨床的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2022年10月,浙江大學啟真創新概念驗證中心成立。啟真創新概念驗證中心依托浙江大學前瞻性、顛覆性、戰略性技術創新,深度鏈接浙江大學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成果到產品創新與市場落地,在生命健康、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與制造、新能源、智慧海洋等戰略性新興領域,系統性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2018年底,上海師范大學全球創新資本研究院設立高校概念驗證示范中心,進行高校概念驗證中心建設的體制與機制探索,并引進上海交大等重點高校和中原油田等科技成果轉化實踐專家,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科學領域,為高校科研人員提供成果轉化的相關咨詢和中介等服務。
2019年10月,“中關村科學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概念驗證中心”掛牌成立,為推動實驗室成果走出實驗室實現轉化應用,在技術熟化階段,提供概念驗證支持。通過概念驗證對原始創新成果進行資源條件匹配、高價值專利培育、應用研究預判、市場定位和商業謀劃等全過程創新輔導,助力科研團隊跨越科技成果轉化“死亡之谷”,彌補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鏈條最前端驗證階段的缺失。
2020年,在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和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的指導下, “CAS 概念驗證中心”成立, 旨在加強原始創新,促進基礎研究項目向市場化成熟項目發展,聚焦科技成果轉化的細分階段,支持和培育一批中國科學院院內早期項目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
2020年11月 ,清華工研院概念驗證中心 啟動建設。 概念驗證中心由清華工研院牽頭,聯合清華大學技術轉移研究院共同承擔,清華大學技術轉移研究院負責概念驗證項目科研團隊的遴選,專利等科技成果的管理,以及科技成果轉移的校內審批流程。
2022年6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與海淀區共建的中關村科學城-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臨床醫學概念驗證中心揭牌。臨床醫學概念驗證中心是國內首個基于醫院建設的概念驗證中心,將進一步完善醫學科技創新鏈條,加速從想法到樣品的路徑,實現“0→1”的突破,促進更多優質的基于臨床的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2022年10月,浙江大學啟真創新概念驗證中心成立。啟真創新概念驗證中心依托浙江大學前瞻性、顛覆性、戰略性技術創新,深度鏈接浙江大學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成果到產品創新與市場落地,在生命健康、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與制造、新能源、智慧海洋等戰略性新興領域,系統性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四、概念驗證中心的主要特點
研究國外和國內概念驗證中心的建設實踐, 筆者從建設定位、建設主體、建設位置、建設團隊和建設資金等幾個方面介紹一下概念驗證中心的 主特點:
概念驗證中心的 建設 定位: 驗證早期成果的可行性。為早期成果配置資金、開展技術與商業化驗證,降低風險、驗證可行性,并吸引進一步的投資,以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相關阻礙。概念驗證 中心除了提供驗證基金外,還提供創新創業專家咨詢、創業培訓教育、舉辦各類交流論壇等服務。
概念驗證中心的建設主體: 多元主體, 科研單位參與或主導。建設主體和發起單位通常是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醫療衛生機構,或者與上述千絲萬縷關系的衍生企業。鑒于概念驗證中心的定位和特點,多元主體建設的平臺通常運作更為成功。
概念驗證中心的建設選址:選址需要 緊鄰科研單位。概念驗證中心通常需要緊鄰高校、科研院所和醫療衛生機構等科研單位,一般不將科研單位與概念驗證分隔開來,允許在高校科研院所和醫療衛生機構的實驗室內進行概念驗證。
概念驗證中心的建設團隊:專業化概念驗證團隊是概念驗證中心建設的關鍵。概念驗證 專業團隊不僅需要對產品進行“量身定制”的市場評估和商業計劃,還要從技術產品的概念研發階段開始深挖其商業價值,并對研發團隊給予系統性的創業教育和咨詢輔導。
概念驗證中心的建設資金:需要 多渠道籌措資金 。概念驗證中心主要的投入是驗證基金和專業化人才引進等。概念驗證中心的資金來源主要是財政支持、社會捐贈和資助項目反哺等,往往需要多渠道籌措。
五、概念驗證中心要怎么建?
概念驗證中心建設需要具備資質、場地、項目、團隊和資金等幾個方面的條件,其中專業化的團隊是概念驗證中心建設的重中之重。建設一個概念驗證中心,大致可以分成以下7步:
第1步:明確概念驗證中心的建設主體
概念驗證中心可以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醫療衛生機構、企業和社會組織等依法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單位建設。建議建設主體和發起單位是高等院校或科研機構或醫療衛生機構,或者與上述單位關系密切的企業和社會組織。
第2步:具備建設概念驗證中心的硬件
概念驗證中心的場地選址通常需要緊鄰高校、科研院所和醫療衛生機構,擁有相對固定的辦公場所和概念驗證專門用房,同時需要擁有可用于概念驗證服務的配套設施。
第3步:打造概念驗證中心的專業團隊
概念驗證服務團隊通常需要由來自 學術界、產業界和投資界等的人才共同組成,提供概念驗證項目場景對接、指導咨詢、跟蹤培訓、交流推廣和其他延伸配套服務。此外,還應建立概念驗證項目遴選顧問專家團隊,主要負責對概念驗證項目庫入庫項目進行遴選和評價。
第4步:明確概念驗證中心的功能
概念驗證中心要聚焦概念驗證的核心功能,提供概念(項目)遴選識別、驗證評估、價值分析、概念驗證資金支持、創新創業專家咨詢、創業培訓教育和創業孵化等服務。
第5步:建立概念驗證中心的管理體系
概念驗證中心應具備完善的運營管理體系和概念驗證服務機制,制定完善的建設方案,具有明確的目標、完整的服務和運行管理制度。
第6步:設立概念驗證基金
概念驗證中心除了要積極幫助驗證項目爭取政府科技部門的資金支持外,一般還需要單獨或合作設立概念驗證基金,為驗證項目提供一定數量的資金支持。概念驗證中心的資金可以通過爭取財政支持、社會捐贈和資助項目反哺等多渠道籌措。
第7步:建立概念驗證項目庫
概念驗證中心應建立概念驗證項目庫,有一定的入庫項目,可以積極爭取國家、省和市科技計劃資金立項并通過驗收的基礎研究項目進入概念驗證項目庫,項目入庫時要 進行必要的遴選和評價。
結束語
概念驗證在我國發展的時間較短,國內相關的研究和實踐也比較少。從現有探索實踐的情況來說, 真正發揮的作用也是比較有限的,存在過于弱化或者夸大概念驗證中心作用的情況,甚至還存在“掛著概念驗證中心的羊頭,賣著狗肉”的情況。筆者上面梳理和總結的概念驗證中心建設經驗只是“紙上談兵“,切不可照抄照搬。如果真的要去建設,要建得有成效,還是需要更系統的設計和思考,需要做好充分的和長期的困難準備,并在探索和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完善。
評論列表